2021年A股开门红,基金发行市场上百亿爆款基金层出不穷。1月的第一个星期,已宣布成立或提前结束募集的权益基金发行规模超过1000亿,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又要看涨。
市场火爆,有基金经理冷静喊出“2021年不是躺赢的一年,更需要比拼投资实力”。也有投资人士强调“降低预期”,投资者布局还需要理性投资、长期投资。
新年第一周
成立新基金规模超千亿
数据显示,截至1月9日,新年以来已成立19只新基金,合计发行规模904.35亿元。若算上已宣布提前结束募集未发成立公告的基金,如兴证全球、广发等基金公司旗下基金(按这些基金募集上限计算),新基金募集规模已超过1100亿。
深圳一位基金销售人士表示,近期新基金发行市场火爆,一方面和A股市场行情走好、渠道开门红动力足有关,而最核心的还是优秀投资人才稀缺,渠道不遗余力推荐、投资者追捧,而信息交流的频繁更加剧了这一现象。
本周,新基金发行市场继续上演“超级周”,多位具备市场号召力的知名基金经理将推出新基金,可能继续推高基金规模,知名基金经理个人管理规模也要进一步提高。
降低收益预期
看好科技、消费等领域
基金发行热潮的背后,行业内一直不乏理性的思考。“2021年会更加辛苦。贝塔的作用越来越小,个股的阿尔法在基金收益里会有显著权重,要看各家公司投研实力的真正比拼。”银华心佳两年持有期基金基金经理李晓星直言。“展望2021年,总结起来就两句话:聚焦比较优势,回避‘犀牛’风险。股市总体风险可控,系统性投资机会不大,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。”
博时基金表示,经过两年的大幅上涨,估值提升速度跑在了盈利增长速度的前面。权益资产全面趋势性上涨的概率减小,投资者需要适当降低收益率预期,注重结构性机会的把握。
(文章来源:证券时报)